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专职测量员根据图纸制定每层楼梯的测量放线方案,并严格按照测量放线方案进行实地测量。
测量放线时,以设计尺寸为准,将整个楼梯造型视为整体,利用现有技术,最好采用吊垂线的方法,用50m钢尺配合经纬仪逐条测量放线,在基层工作面,弹线出旋转楼梯投影面,确定旋转楼梯圆弧起点坐标、终点坐标、投影半径、投影弧长、各段标高等参数,放线测量过程中,充分考虑相关旋转楼梯总体走势的设计方案及平台起点、终点及过渡点的收口问题、楼梯特殊结构的处理、与周边装饰物的依赖关系等,确保放线过程的合理准确,采集并记录所测量的数据,作为测量值;测量放线完毕后最好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验线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根据得到的所述测量值,建立旋转楼梯的BIM信息化模型,可以在施工开始前展示施工后的整体效果图。在BIM信息化模型中分别设计绘制出旋转楼梯内圈、外圈的内、外侧共四个立面的展开图:全段楼梯踏步按同心圆径向分格,每个踏步的夹角一致,高度统一且最好为整数值;休息平台尺寸在平面图中标注清楚;踏板分块线与盖板分块线对齐;踏步踢脚与护边侧板分块线对齐;与旋转型曲线配合,将垂直单踏步高度定为h,则以此类推,计算每个踏步的实际高度,第二、三踏步为2h、3h......,并确定踢脚基点及相应踏步高度值。
进一步地,结合建立的所述BIM信息化模型,利用现有技术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本实施例中,利用VB语言对AUCAD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输出如图1所示的外侧护边10、第一盖板20、第二盖板30、内侧护边40、波打50、踏步板60、踢脚、腰线围栏、扶手等每一块所需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部件的大小、厚度、各边的弧度等所需的标准数据及参数。
步骤三建立确保施工基准面及各踏步层空间准确定位、提高安装精度的三维可测量空间坐标体系:
建立三维可测量空间坐标体系,确保施工基准面及各踏步层空间准确定位。根据弹线投影面得到的螺旋楼梯内外边线,取同一边线上任意直线距离不小于200mm的两点,做所述两点间的垂直中心线,多根垂直中心线的交点即为“同心轨道集”,即可确定同心轨道轴中心,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其他方法确定同心轨道轴中心。
根据所述同心轨道轴中心及投影半径,用钢丝线在同心轨道轴中心与顶板层面间拉垂直于施工基准面的垂直线,所述垂直线即为同心轨道轴,严格保证垂直线竖直,可采用线锤、经纬仪或其他校正工具进行校正;在所述垂直线上设适配的固定套,固定套外水平设置有与所述垂直线同轴的刻度盘,刻度盘上固定有水准仪、经纬仪等设备。
步骤四旋转楼梯土建基体修正:
调整所述固定套上的水准仪处于水平位置,根据BIM信息化模型,通过水平标尺绕垂直于施工基准面的垂直线转动,根据一定角度的圆弧划分成若干等份的区间,水平标尺每转过一定角度后画一次线,检验旋转楼梯土建基体放样的施工精度。
同理,将经纬仪调试整平后,将垂直标尺置于初始踏步位置,读取初始刻度盘的读数,垂直标尺拉出踏步的高度h,垂直标尺上端即为上一级踏步的位置,垂直标尺每提升高度h后画一次线,以此检验旋转楼梯土建基体踏步放样的施工精度。
参照BIM信息化模型,利用激光放线仪等工具,采用水泥砂浆等方法对混凝土楼梯基层面进行修正,实现直形面段横平竖直、弧形曲面顺势,最好将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使旋转楼梯整体各部位尺寸与相应BIM信息化模型的各部位尺寸吻合。
根据步骤四中修正后的旋转楼梯土建基体,利用现有技术采用小型型钢制作基体骨架,也可以采用冷弯空心型钢等材料制作基体骨架。
作为优选的方案,施工过程中:所述外侧护边10弧形板的板缝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并与踏步板位置一致;所述内侧护边40弧形板应以安装好的外侧护边10弧形板和饰面板材的宽度进行控制定位;安装踏步板和踢脚时,宜按由下而上顺序施工,并按楼梯中线定位;第二盖板(30)及第一盖板(20)盖板最好采用整体胶粘在钢板上,内侧护边(40)和外侧护边(10)及腰线围栏最好采用干挂法固定,保证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腰线围栏按旋转上升的对接安装,接点对接,对接时要做到对接点完全吻合,同时对其接后的延长线在下一个接点的上、下、左、右偏差最好都不大于2mm,为了整体美观,楼梯栏杆的立柱定位在外侧护边顶部的扭曲面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盖板的接缝处最好。
步骤七:应在旋转楼梯的踏步板60上进行开防滑槽、喷砂防滑带、烧面防滑带、镶铜条防滑等措施。
楼梯底部进行石膏封底、刷乳胶漆、两侧灯槽藏灯等相关后续安全、美观等收尾处理。
发明人:胡庆红、夏兵、李国庆、周宝建、胡奂、金山、岳丹、陈锡林
申请人: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