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长在山东沂蒙山腹地著名的“中国http://www.stonebuy.com奇石之乡”费县,自幼和石头结下不解之缘,对奇石有深厚感情,年轻时就酷爱石文化艺术,对采、藏、赏石有浓厚兴趣。步入不惑之年后.更对天然奇石情有独钟,赏石着迷,爱石成癖,为沂蒙故乡奇石的开发利用和石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就是费县政协副主席马凤山,又名马群。
马群多年来为了寻珍觅宝.发现与考察名贵奇石.不顾酷暑寒冬,不怕山高路险,含辛茹苦.锲而不舍.走遍沂蒙山区的山山水水,爬越无数崇山峻岭、悬崖峭谷,克服种种困难,以极大的热情与毅力,“踏破铁鞋”探寻奇石。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自费游览了大江南北、黄河之滨、长城内外,足迹遍及20余个省 (区)及数十个大中城市,每出游必采石,将各地奇石作为最有意义的纪念品带回珍藏。专门制做了精致的博古架、橱等,分类有序陈列放置奇石,并给藏石一一配座、题名,有的作石铭或赋诗。已收藏全国各地名贵奇石近百种。步入其家中,就象走进家庭“奇石博览馆”,名石荟萃,琳琅满目,客厅里、书房里等到处皆有藏石。进入他的宝石斋,更是处处皆石,四壁皆景,五彩缤纷.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其中不少珍品精品已在全国和省、市报刊选登与介绍,有数个件奇石佳品在参展中获奖。如仅在《花木盆景》、《中国http://www.stonebuy.com花卉盆景》、《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矿业报》等全国性赏石报刊上选登的天景石,就有《玉兔出宫》、《云门洞天》、《峡谷奇观》、《擎天托日》、《乌龙戏珠》、《大闹龙宫》、《东岳旭日》、《红梅迎春》、《千山竞秀》、《水泊梁山》、《华岳雄风》、《敦煌风韵》、《寿比南山》、《雁击长空》、《山花烂漫》、《沂蒙风光》等数十件珍品。多年来.他爱石如命,藏石求精,赏石贵深。做到与石共居.与石为友, 以石为伴. 以石为师;读石书,写石文,摄石影,绘石画,作石诗,刻石印,唱石歌,讲石的故事。成为沂蒙山区有名的奇石收藏、鉴赏和评论家。他对奇石的痴迷.也感动了全家人.影响了一些亲友和同志.他们也加入爱石藏石行列.品味赏石的无限乐趣。他深情地说:“奇石不仅有千般神态,而且藏万种风韵。石中有万古苍寰,千秋岁月,六合乾坤,碧落千畴。它是无言的诗,无墨的画.无字的诗,无声的歌,不朽的景,不谢的花。”正如他赞美奇石与赏石的一首诗曰:
大千世界奇石中,诗情画意趣味浓。
天然绘塑出瑰宝,日月造化显神工。
蕴含人类长河史,浓缩自然云雨情。
采藏赏石益身心,风韵醉人乐无穷。
他不仅爱石藏石.还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深入调查,注重对沂蒙山区奇石开发利用和有关石文化的探讨与研究。为此.几年来他跑遍沂蒙山区及费县各个名石产地,奇石开发专业村和奇石街、市场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FuJian/QuanZhouShi.html摊位,登门访问了几十家开采、加工,营销奇石的专业户,拜访了一些奇石收藏家和奇石爱好者,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和群众的意见,他提出了十多条关于对奇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如靠山吃山.以石兴县,抓好奇石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吃山养山,保护石源,对不可再生的有限奇石资源,要着眼长远,珍惜爱护,加强管理和保护,合理进行开发利用,以石为媒,发展旅游,利用全国罕见的大型园林石等奇石资源,开发建设奇石景观.以此牵线搭桥,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事业带动经济和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等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与采纳,并已初见成效。同时,他对沂蒙山区及费县名贵奇石,如天景石、金星石、三叶虫化石、徐公石、园林石、龟纹石及各种蒙山奇石等,分别从地质形成,产地流域、资源储藏、历史发掘、石质特色、开发利用、艺术加工、观赏收藏、市场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FuJian/QuanZhouShi.html营销、发展前景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剖析论证,并分别写出10余篇专题文章.供有关领导和部门研究参考;有些已陆续在报刊发表,有的被评为优秀论文。
赏石先辈们曾提出,懂得鉴赏,精于鉴赏.谓之收藏家。奇石收藏者是否善于鉴赏,是收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奇石鉴赏方面,经多年刻苦学习与钻研,他赏评的石种涉及全国各地许多奇石,更有众多沂蒙奇石。从象形石、图景石,到纹彩石、文字石;从山水奇石、矿物晶体石,到古生物化石,从石表特征、艺术风格,到蕴含意境神韵;从自然奇石,到制砚与石艺品加工;从奇石的“怪、瘦、透、漏、皱、丑”到”形、质、色、纹、声、韵”;从目鉴、手鉴,到耳鉴、心鉴等均有涉猎与探讨。他收集积累了全国各地上百种名石的有关资料,登记造册.以备查考。凡有关奇石的书籍报刊、信息资料、趣闻轶事等均在其收集保存、学习研考之列。现又写赏石笔记八万多字,凡采藏、赏石活动及心得体会,皆有日记及随笔。他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赏石观说:“人之寄情于一物,大都由于性之所近。石之为物,天地精灵:秉性坚贞,刚直不屈;不虚不伪,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不媚不卑;忍辱负重,无私无畏;胸怀坦荡,独具神韵;高洁素雅,永恒之美。石之品德,人之楷模。赏石悟道,养性育德;益心强身.励志开慧。”
为了提高文化艺术素质和奇石鉴赏水平,多年来他自费订阅《花木盆景》、《中国http://www.stonebuy.com花卉盆景》、《收藏》、《地球》、《宝石》、《石友》、《赏石》、《奇石世界》、《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文化报》、《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矿业报》等报刊,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与钻研.从中吸取营养,增长知识。他学习的内容既广且深。从学习历代重要的有关论著.到学习历代名人爱石、赏石、咏石等著述;从学习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石文化,到学习奇石的采集、收藏、欣赏、鉴评等知识;从学习历史、地理、地质、矿产、文学、美学理论,到诗、书、画、印、音乐、雕塑等艺术知识,把握重点广泛涉猎。有时日以继夜,废寝忘食,苦学深钻.近乎痴迷,他深有体会地说:“书山有路勤为径,石海无涯苦作舟。藏石赏石,看来简单,实则不然。它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大世界,也是一个深奥神秘的大课堂。走近它比较容易,而攀登它获取成果,并非轻而易举。”他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赏石观说:“对于爱石之人,美石是发现的艺术。发现并不比创造容易.也需要摩顶放踵,也需要流汗沥血,也需要慧眼冰心,也需要刻苦研学,也需要九死不悔的痴情,要从赏石中得真知灼见,要提高鉴赏水平,重在实践,重在学习,重在积累。只有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奇石收藏家和鉴赏家。”从他的经验之谈中.使我们更加深刻的领悟到其赏石的“精深功夫”。
辛勤觅来百花艳,精诚所至金石开。马群用多年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浇灌了沂蒙故乡的热土与美石。不遗余力地宣传沂蒙,介绍费县.推荐故乡奇石、名石,提高了沂蒙山区和费县的知名度,推动了沂蒙奇石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因而受到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及群众的高度赞誉。多年来他以石会友,结识了全国各地许多专家,学者和朋友。他先后被吸收为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http://www.stonebuy.com观赏石协会会员、中国http://www.stonebuy.com宝玉石协会会员、山东沂蒙奇石及赏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被《中国http://www.stonebuy.com赏石》、《花木盆景》、《中国http://www.stonebuy.com花卉》、《中华石友》等多家报刊聘为特约记者或通讯员。我们赞扬老马有诗曰:“平生淡泊无虚名.驰骋千里扬清风。历经艰辛爱故乡,昂首奋蹄夕阳红。”今后,他将会为沂蒙山区奇石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