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江,人们无不知晓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但对中江花石,可能知之者就不多了。这里我要斗胆妄言: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中江花石真遗憾!请先别骂我太狂,当你亲眼目睹了中江花石的神奇之后,你就会产生与我同样的感叹了。
中江花石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因龟纹和菊花纹居多,固又称菊花石。从地理上看,这里处于川中丘陵地区西部,龙泉山脉纵贯境域西部,成为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凯江、郪江贯穿境内。中江地质结构复杂,经过亿万年的自然力作用,沧海桑田的演变,中江便成了一块出产奇异花石的宝地。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网-外贸助手-stonebuy.com
据《中江县志》记载:“文石,产玄武(今中江县)山圣泉。旧志相传,初,有掘地得石,纹成龟纹之状,群惊曰:此玄武之神昭其灵也。隋唐以来,因以名郡县。其纹有龟蛇、松柏、花草、人物等状。纹颇隐约,置水中谛视之,则宛如城南风景,若官道,若步云桥,或铜鱼山、龙王阁、联云塔,近视若有东溪,有人家,有桑拓榆柳,有平远耕地。”可见,中江花石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载誉九州了。
“河畔浅滩藏花石,青衣布鞋觅江边”,描写的是中江人采花石的情景。中江花石的特性是经过河水的清洗,纹路更加清晰可辩。于是,人们常常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冒着蒙蒙细雨,沿凯江、东溪河河滩寻找花石。有的人则驾上一叶小舟沿江而下,遇滩而停,苦苦寻觅。但花石总是难寻的,没有独道的眼光,每每与花石擦肩而过也无缘获之。
清末时期,中江花石文化进入一个高峰期。县城顺凯江河一带形成了一条花石街,街上有二三十户人家多以加工中江花石出售为生。人们把拣来的花石用车、麿、砂、光等多道工序进行加工,根据花石的质料、大小、形状、颜色和纹理因材施艺,制作成石龟、印泥盒、水盂、笔筒、牙签筒、花瓶和石屏等工艺品,给石头赋予了新的生命º所以有“中江花石中江磨,,离了中江莫奈何”之说‚在众多的花石中,有“龟纹夹菊”的菊花石和对比鲜明的黑白花石最为名贵。龟纹夹菊的花石一朵朵酷似菊花的白色或黑色的小花印在石头里,并被一种很象乌龟背上的八卦图象的小格子隔开,每一个格子里都壤嵌上一朵菊花。用这种花石雕刻的石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黑白花石则常以山水、树林、梅竹、人物、动物、花鸟、图案出现,层次分明,形似神似,若隐若现,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清人有诗赞誉:“圣迹不泯灭,凯石犹著名。光辉等琬琐,湿润重连城。或见松与柏,枝干若绘城。或隐梅与竹,萧疏有余情。”
中江花石还有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中江县城座落在凯江和东溪河的冲积平原上,两条河从东西绕城而过,所以常遭洪水洗劫。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鲁班和妹妹两人决心帮助中江人民征服河妖,为民除害。他们约定一夜之间建成两座镇妖宝塔。两人暗中互相竞赛。哥哥很快建好了北塔,见妹妹还在忙乎,便藏在树丛中捏着鼻子装了几声鸡叫。妹妹本想在南塔上贴上菊花,胜过哥哥的北塔。情急之下,只好随手把花瓣撒进河里,从此,中江河里便铺满了美丽的菊花石。至今,中江百姓中还流传着“中江县城像条船,南北二塔是撑杆”的歌谣。
那么,中江花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九八○年,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宝玉石调查小组和四川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及有关地质科学工作者调查化验后推测:三亿五千万年前,四川还是内海,这里生活着一种腔肠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的变迁,内海变成了盆地。这些海底生物被深深地埋在地下,形成了化石。经地质运动和流水的不断冲刷重见天日,即今日之中江花石。但偌大一个四川盆地,何以只有凯江和东溪河中独有这种神奇的花石?凯江的上游罗江、安县和凯江的下游三台一段为何又没有呢?这个秘无形之中更增添了中江花石的唯一性和神秘色彩。
新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成立以后,中江花石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1952年,四川省博物馆就派人专程来到中江,征集了十余件中江花石作为省博物馆的收藏品。1956年,中江花石艺人涂孝臣制作的花石作品在四川省工艺美术品展上获奖。同年,涂孝臣又当选并出席“中华全国第二届手工艺人代表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1981年,中江花石就列入传统工艺美术品参加在美国费城、旧金山的展出,引起国际收藏界的轰动和赞誉。1987年,朝鲜代表团访问中江,中江县委、政府精选了几枚花石精品,转赠给金日成首相,使中朝人民用血肉铸就的友谊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2002年10月20日,中江举行隆重的黄继光牺牲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江县委、政府又将200枚精美的花石工艺品赠送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军代表和知名人士,大家无不为中江花石的神奇叫绝。中江花石还先后荣获四川省计经委的“金牌奖”、“金杯奖”和“四川省旅游产品http://www.stonebuy.com/sample/金奖”。《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市场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FuJian/QuanZhouShi.html报》、《德阳日报》、《黔中奇石》等报刊和四川电视台都对中江花石进行了专题报道和介绍。
中江菊花石在全国众多奇石中独树一帜。她没有雨花石的艳丽,没有灵壁石的高贵,没有太湖石的霸气,也没有长江、黄河石的粗旷、雄浑,她淡雅、质朴、清秀,但更具魅力。中江花石石质上乘,软硬适度,打磨抛光后,抚之若婴儿之肌肤,温润细嫩,光彩照人,与宝石不分上下。1980年国家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宝玉石调查小组赴中江考察签定认为:中江花石是四川省5种珍贵石料中最好的一种。(《中江县志》)
中江花石的制作工艺世代相传。涂心治继承了父亲涂孝臣的技艺,把花石工艺发扬光大,作品被中外爱好者收藏。如今,涂心治已是七旬的老人了,为了不让中江花石的制作工艺失传,他又精心培养了儿子涂山。德棉一厂退休工人王明朝把他余生的热爱倾注在了中江花石的采撷、制作、展览上,成了远近闻名的“石痴”。中江县会棚乡青年农民谢廷德在北方打工时学会了玉器制作工艺,出于对中江花石的一片爱心,他回到家乡把所学的玉雕技艺运用于中江花石的制作上,进一步拓宽了中江花石的工艺美术路子。目前,由于广大花石爱好者和花石艺人的不断发掘收藏,中江花石已从原来的两三个门类发展到十多个门类数十个品种。除龟纹夹菊石、黑白花石外,增加了五彩石、文字石、图案石、象形石和抽象石等。一枚枚象形石,让你领略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千姿百态;一枚枚图案石让你欣赏胜似彩笔描绘出来的各种如诗如画的美景;一枚枚文字石,让你感悟天然成趣的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汉字的无穷奥妙;一枚枚五彩石,让你陶醉于缤纷的七彩世界;而一枚枚鬼斧神工的抽象石,则拓宽了你的想象力,令你浮想联翩。
中江花石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鉴赏奇石,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增添人们的生活乐趣;鉴赏奇石,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能增进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这枚名曰《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黑白花石,初看很不起眼,然而仔细品玩,你一定会为她的神奇叫绝:黑白的花纹组成的是一艘十八世纪的欧洲巨型帆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桅杆高耸入云,风帆层层叠叠,而天空乌云密布,海上巨浪翻卷,海鸟在浪尖上穿梭……宛若一幅暴风雨来临的景象。
《空山新雨后》这枚花石更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在那纯黑色的底板上,几棵秀木疏密有致、清新可目,远处是蒸腾而上的烟雾,层次分明,黑白对比十分强烈。
近日收藏的这枚花石,我取名为《踏歌行》,她把我们带入了千年以前,意境尤为深远。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一文人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之中。他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是唱着悠扬的歌谣?还是吟咏着精妙的诗篇?他信步在竹木搭建的小桥上,头上的发髻历历在目,桥下流水波平如镜,清晰地呈现出他的倒影。那是哪位诗仙诗圣呢?是唐时的李白?孟浩然?还是宋时的苏东坡?辛弃疾?看他近乎颠狂的神态,我们仿佛听其脚步,闻其歌声。
《山高水长》是我双休日在凯江河滩亲手拣来的,所以倍加珍爱。可以说这枚奇石的获得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中江花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的龟纹夹菊花石是珊瑚化石,黑白花石是由各种水藻、植物形成的纹理、图案。而这枚花石的画面则是由不同的黑白板块和层面形成的,宛若一幅气势磅礴的水墨山水画。上部是挺拔峻秀、重重叠叠的雪山、冰川,在中部深色的山体中,一条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与从大山深处左右两侧缓缓流出的两条小溪,一同泻入底部深邃的龙潭之中。巧夺天工、意境深远。这枚花石的发现,打破了中江花石数百年传统理念,进一步拓宽了中江花石的认知领域,给中江花石本已枯竭的资源带来了新的曙光。
近年来,黄继光纪念馆专门增设了中江花石展馆,展出中江花石数百件,把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为中江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中江老街小西街和城西新建的步行街有近十家珠宝古玩花石店,琳琅满目的古玩、花石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香港、台湾地区的收藏家纷至踏来,选购精品。这使中江花石的身价飞升,稍有品位者便扬扬千元,精品上万元。王明朝收藏的一组《四川中江人》文字石,有人出资万元他也没有出手。曾有一枚憨态可鞠的黑白熊猫花石标价竟达万元美金。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网-外贸助手-stonebuy.com
周总理曾经说过:“民间工艺是国宝,不能人亡艺绝。”中江花石是中江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中江人民的骄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通过广大花石爱好者和有志之士的共同呵护,中江花石的春天已经到来。让这种埋藏在地下上亿年的宝贝,再插上传统文化的翅膀腾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