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烁锯业金刚石圆锯片占据国内...

发展环境石材 大有市场所在

能赚钱的石料厂不再有污染问题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展会讯息| 石材百科| 石材双译| 建材市场| 石材术语| 石材协会| 报刊书籍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闻中心 > 石材相关 > 正文

莫洛莱斯:坚持用花岗石来雕刻

[ 发布日期:2005/12/22 8:57:33 ] 浏览人数: 185288

      赫苏斯·莫洛莱斯,当今国际雕塑界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擅长以花岗岩为材料的室外雕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以及各方社会力量的支持,他在上海作了为期十天的访问。其间会见了上海的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政府官员以及当地的艺术家,并作了广泛而有益的交流。11月2日应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邀请,为数百名学生与年轻教师作了题为“与石头对话”的专题演讲。

  莫洛莱斯是美国引以为荣的一位功勋艺术家,在世界各地永久陈列了他2000多座景观雕塑,300多家博物馆或著名画廊收藏其作品。

  莫洛莱斯始终坚持用花岗石来雕刻,这在现代美术史上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自从室外雕塑广泛使用不锈钢等金属以及玻璃为主要媒材之后,便与现代雕塑的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岩石被认为是一种古老、传统的材质而被排斥在外。这里必须提到世界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领军人物、日裔美籍雕塑家IsamuNoguchi(野口勇,1904-198 8),正是他的毕生努力及其伟大的成功,才使花岗岩雕塑得以登堂入室现代艺术史,让像莫洛莱斯这样的第二代花岗岩雕塑家有可能去继续拓宽该石质媒体的艺术表现力与精神承载度,并在现代城市雕塑领域里日显重要的地位。

  除了大师的影响之外,莫洛莱斯对花岗岩情有独钟还有他自己的理由。他认为花岗岩是有生命的物质,在地火冶炼与年代久远的高压下诞生,它比人类更古老,带有人类可以感受到的并应崇拜的灵性与神韵。所以他尽可能选用石块的现有形态来构思,很少用先进的切割打磨工具对它们进行工业化的、人工化的处理,后者看似整齐光洁,但已把石头“杀死”了。他坚持用劈、凿、折、裂等古老的手段,旨在保持石块断面的自然肌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他常常把一张纸撕成两瓣,用“藕断丝连”的纤维与犬牙交错的裂纹来喻示其命脉犹在,因为用传统的方法造出来的纸原本是毛边的,是现代的切纸刀夺去了它们的“生命”。除了花岗岩之外,水是构成他作品的另一个要素。如果说花岗岩是地球的象征的话,那么水就代表着人自身,因为人体的大部分都是水,它是生命之泉。人与自然关系的那种和谐、相生相克、阴阳互动,人应顺从自然、爱护自然是他作品中的一条精神主线。
 
  作为一位驰名国际的公共雕塑大师,相信国人中定有不少已闻其名。然而由于词汇翻译与使用习惯可能造成的偏差,很容易让人把“公共雕塑”的概念狭义化了,以为放在户外的公共场所的便都是公共雕塑。“Public Sculpture”(公共雕塑)中的“Public”在西方社会带有更多的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含义,即“公众”的、“大众”的或“全民”的,它不是哪位长官或有钱人随便说了算的:做什么?放哪里?它应该是市民意愿的体现,还常常是大众参与的结果。莫洛莱斯的作品最能反映这种理念特质,他非常喜欢请社区的孩子(包括家长)一起来参与制作,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敲凿石块,打磨抛光,并鼓励每人带一小块碎石片回家,这种参与行为同时也在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与社会关爱之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雕塑的一部分。他喜欢孩子们在他的雕塑上爬上滑下,游戏玩耍,反对把雕塑变成敬畏而远或与己无关的神坛。每次在博物馆或画廊展出时,他总是特意让工作人员摘下“请勿抚摸展品”的标牌。他喜欢观者触摸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肌理产生的手感,他的许多作品抚摸时会发出美妙的声音,甚至可以演奏),他说如果人们不喜欢或不想触摸它们,那一定是他的作品有了什么问题。

  莫洛莱斯有很强烈的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情结,他一直认为他的墨西哥祖先与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有某种血缘上的联系。他长得高大魁梧,黑眼睛、黑头发,眉宇间充满威武英豪之气,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像中国http://www.stonebuy.com古代的一员大将。在上海博物馆参观时,他站在一座宋代武士石雕像旁拍照留念,两者一样的神情动作,惹得在场的观众包括警卫全笑了。1998年在长春完成了《灵魂泉》的创作之后,他的作品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有人说是“中国http://www.stonebuy.com风”。确实,他在中国http://www.stonebuy.com学到很多,博大深厚的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文化给了他很多创造灵感。2004年,美国达拉斯五大博物馆同时为他举办展览,充分显示了他的中国http://www.stonebuy.com之旅的收获。 

评论区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