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 型:石材书籍
- 出 版 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主 编:陈建东
- 出 版 期:2001年4月第一版
- 尺 寸:16开
- ISBN:7-112-04552-5
- 页 数:1458,插页83页页
- 价 格:190.00元
详细介绍:
在1997~1999年期间,我曾作为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的负责人按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要求,组织编制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并于1999年主持了审查会议。审查会议由广东省建筑设计院总工容柏生院士担任主任委员,在编制规范的同时,由编制组骨干成员陈建东总工程师牵头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为当时规范编制与日后编写宣贯材料提供依据。审查会议审查通过送审稿后开始正式编写《金属与石材幕墙技术规范应用手册》的工作。编制《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规范我国金属与石材幕墙的行业行为,推进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以确保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质量。
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指导下,从1980年起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城市内各类大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从建筑和城市景观要求,出现了现代的幕墙建筑,如1983年首先在北京长城饭店工程率先采用了由国外设计的明框单元式玻璃幕墙结构,陈建东同志作为中方的技术总负责人,他会同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专家进行了设计、组装、安装的全面工作,积累了有关建筑幕墙各方面的国外的资料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定。1986~1989年出现了隐框及全玻幕墙结构形式,引进国外技术建成了花岗岩薄面石材幕墙迅速发展。现玻璃幕墙工程高度达420m;铝合金板材幕墙高度达175m;花岗岩石材幕墙高度达156m。我国一度因玻璃、金属与石材幕墙发展过快、过乱,曾出现了一些抽量问题,吃一堑长一智,在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的领导下,先后完成《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在1990~1999年期间可以说是我国幕墙行业进入了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与产品同自主开发相结合阶段,此期间出台的专业规范起到整顿幕墙行业作用。进入本世纪后,各类幕墙市场已到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建成的各类幕墙建筑累计达上亿平方米。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外观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我国玻璃、金属板材、石材幕墙的出现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也是“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提高的产物。
本书不但全面系统宣贯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有关条文要求外,还引用了先进国家的有关标准及资料,如石材幕墙对石材选材要求与有关物理力学指标,石材幕墙或干挂石材连接的抗震性能;铝合金单板、蜂窝板、复合板防火性能;铝合金板材幕墙单元变形控制措施;各类粘结和密封材料的选用及性能,防腐涂料等。对幕墙设计、制造、施工、监理、检测人员无疑都是很宝贵的资料,这些都是专业人员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和收集整理出来的,编辑人员为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此氏上本书应编有十五个附录,收录了国内有影响的幕墙厂家(包括外资企业)有特色的技术文献,以供业内人业及读者参考,本书收入国内外最先进的了点式玻璃幕墙设计、零部件设计计算方法、节能隔热幕墙型材有关计算及简单检测方法,同时为了规范国内的招标市场,将国内目前较为系统完整招投标中的幕墙工程招标文个及工程管理方式资料也收入附录。显而易见,作者抱着春蚕吐丝般心情,以实用为目的,把作者的实践经验及在实际工程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所要参考的相关资料,尽可能提供给读者。因此说,本文是以实用为目的,面向幕墙工程的设计、制作、施工、监理、检测及其业主、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员,包括对投资者正确选择幕墙的种类、施工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本心著长达220万字,陈建东总工编写组及中山盛兴幕墙有限公司花了长达4年时间,非常值得推荐一阅,对宣贯《金属与石材工程技术规范》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深表敬意与谢意。
应当指出,我国幕墙材料及幕墙工程技术起步晚,而国际上发展迅速,仍有较大差距,这一点必须正视。本书作者虽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应把它看作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希望继续跟踪国际和国内的新发展,予以消化吸收,将有实际意义的幕墙工程技术成果及时反映在再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