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可承石雕艺术馆夏可承总经理(左一)向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左二)介绍馆藏印材。
2005年10月17日下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http://www.stonebuy.com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韩天衡在印社繁忙学术活动期间带着两名闽藉社员--福州文联副主席林公武、福州市艺术馆馆长傅永强参观考察了杭州可承石雕艺术馆,他以国家一级美术师的眼光,对青田石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切中时弊的点评。
韩天衡说:自从明代文彭将雕刻饰物的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用来制石章,当时的文士骚客,如蓬从风,耕石不倦,从而开辟了我国篆刻史上的石章时代。倘要考察文彭“引进”印坛里来的石材http://www.stonebuy.com/,它的故里是在浙江的青田。青田石在中国http://www.stonebuy.com印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最早被引入篆刻艺术殿堂,最受篆刻家推崇、应用最广泛的印材。
青田石被选用于主流治印,是青田石的石性所决定的。因其石质细腻,脆硬合适,随刀刻划能尽得笔意韵味,使用青田石能集篆与刻于一体,两个过程均完成于印家一人之手。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天然品质,渐渐托起了一个国际级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在《西泠后四家印谱》中见印344方,青田石216方,占70%。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十分钟爱青田石,多用青田石治印。韩天衡对青田石极为推崇,他曾在《我所认识的青田石》一文中说:“以印材论,上品青田石本身即为艺术品,……毋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听命,最宜于宣泄刻家灵性,因此青田石是印人中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石。”
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正在观赏馆藏印材。
韩天衡说,青田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与盛产巴林石赤峰市相比,在资源保护方面青田县比赤峰市差远了。作为江泽民赠送的国家礼品,韩天衡曾受命为参加亚太峰会的领导人治印,用的印材就是巴林石。赤峰市对巴林石的开采有组织、有步骤、有章法,对石矿该封的封起来,该保护的保护起来,甚至对已经流落市场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FuJian/QuanZhouShi.html的高品位巴林石,有的还采取回购手段。他们视资源为珍宝。相比之下,青田石的命运就没有巴林石幸运了,开采挖掘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谁惜资源,谁得天下,谁有资源,谁得天下,将来肯定是巴林石的天下。
韩天衡说:“印,执政所持信也。”古人为执政所持便于携带印信,就在玺印上方穿孔系上印绥佩于腰,这就诞生了最早的印钮。秦汉以来,印钮功能由原来的便于执捺系佩,进而成为权力大小的凭证信物的一种标志。元末王冕始以石刻印,印钮功能从实用性过渡到工艺艺术性。明代中期私印印钮朝微刻艺术的方向发展,逐步成为一种可以独立欣赏的工艺美术品。清代以来制钮名家辈出,无石不钮,惟妙惟肖的印钮雕刻艺术得以空前发展,自成体系,与传统的印章篆刻艺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韩天衡不无遗憾地说,靠印章篆刻扬名的青田石,而今在印钮艺术上却无所作为,青田没有留下一方好的印钮来。好的印钮都出自福建http://www.zongyi.com.cn/寿山,这跟青田县对青田石的定位有关,在寿山,最好的石头做印,在青田最好的石头做雕,在寿山最有本事的做钮,在青田,最有本事的雕件。周百琦是很有才华的石雕工艺美术大师,可惜死得太早,我到青田去时,他拿来一方很高档的兰花印材请我刻,也没有雕印钮我就给他刻了个闲章。在青田,学手艺第一步是去雕钮,艺学成了,就不雕钮了。因此,对青田印材,我们宁可没有钮,宁可"六面光"不用钮,这是文人对青田雕艺界的否定和反抗。
当杭州可承石雕艺术馆总经理夏可承向韩天衡汇报青田县投资2800多万元正在兴建一座2100平方米的青田石雕博物馆,现在正在征集馆藏品时,韩天衡说:这又是一个定位问题,按照正确定位,这个博物馆应该叫青田石博物馆,不应该叫青田石雕博物馆,多了一个“雕”字,那么不雕的石头,不雕的印材,还能不能去陈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