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对坚硬的建筑材料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很少有一片岩石没有被开发成采石场。埃及所有的采石场都由法老一手掌管,在拉美西斯时代更是如此,他事必躬亲,自信天生具备一双识别矿石的慧眼,在他追寻纪念碑式辉煌的过程中,他毫无遗漏地翻遍了所有的石头,不放过任何在上面留下痕迹的机会。阿斯旺石碑的碑文上写道,他告诉工匠他亲自“勘探了一座成色较好的矿山供你们采用”,一次在海利波里斯附近漫步时,这位法老还发现了一作储量很大石英岩矿。毫无疑问,倘若拉美西司没有生为法老,他很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矿工。
古埃及人为建筑和雕像开采石料的方法与今日采石完全不同。现在我们可以用大型机械http://www.stonebuy.com/machine/捣碎切割岩石,而他们只用双手。
用以覆盖建筑物外墙的石灰石是从位于尼罗河东岸Muqattam山的Tura开采出的。一些工人曾在切割下的巨大石块上涂绘自己名字。开采石灰石有两种方法,可以直接由岩层表面获取,也可以挖掘找寻所需的石料。他们会使用精巧的铜制工具,如锯和凿子,切割任何类型的石灰石。锲子也在可选之列。用凿子将石块自岩层表面割离出来,再用锲子将这块基石拆分。在开采隧道中,工人们会在顶板与需要被拆分的岩石之间开出垂直的矿井,这样便于支撑岩层。两名工人分别在矿井两边劈开岩石,将石料开采出来。然后将锲子嵌入之前凿好的孔中,敲打出裂缝,在这一步骤里也会使用湿的木头锲子,因为当它们被弄湿时,就会膨胀,将石头绽裂。对工人来说,他们是在一个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的。
在岩层表面开采石灰石,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不过情况稍好些,因为工人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移动身体。不过露天开采出的石灰石品级要次于由地下挖掘出的石灰石。
开采像花岗岩这样硬度较大的石料,需要更多的劳工密集工作。他们使用一种名为颗粒玄武岩的浅绿色硬石,猛击岩层以将石料从石基上拆分出来。为了获得质量更好的石料,他们会在花岗岩上点火,使它达到一定的温度,然后泼上凉水使它快速冷却。这会使岩石表层裂开并脱落下来,里面更硬的石料就可供开采使用了。
不过要如何移动运送这些巨大的岩块呢?他们在采石场和河岸之间特地修建了一条坡道,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人力,将石料推送到大型驳船上。驳船会把石料运到靠近目的地的岸边,石料被转移到相当于机械http://www.stonebuy.com/machine/的大木橇上,再由人力一英寸一英寸的拉往目的地。人们会在木橇行进时往路上浇很多水,以减小摩擦。
通常情况下,除了需精雕细刻之处外,所有的加工工作都在采石场完成。能工巧匠们甚至在大块石料还未完全从基岩上凿下成型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把它雕刻成方尖塔或者是巨像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