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05/5/11 12:15:32 ] 浏览人数: 236125
你见过木化石雕琢的艺术品吗?这样的稀罕物,锦州就有。听说今年56岁的付松林是根雕和石雕的高手,来到他南街街道南一社区的家,眼见精心雕琢过的木化石艺术品,惊叹他化亿万年前的腐朽为今日神奇的巧手妙施。
资料记载,亿万年前的古老树木死亡后的茎杆被埋藏在地层中,茎杆周围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的次生木质部的细胞中,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就是这些沉睡千年的木化石,经付松林巧手雕琢,赋予了艺术的美感。
付松林说,由于木化石硬度高,磨制不容易,如果要精雕细琢,更是难上加难。一块化石买回来,他常常是仔细观察好几天,才按照原石的适应性打制成不同的工艺品,再经过打磨、抛光,往往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付松林的木化石雕刻作品多数都是在木化石中的黑色层面上创作。他说,木化石中有的是硅化木,有的是玛瑙硅化木,还有水晶体,甚至三者在同一木化石上出现。付松林就觅到了这样一块木化石,巧妙构思成了《思汗别妻》。
在众多雕刻作品中,付松林尤为喜欢人物。他遇到一块颜色很浅,但其间有一抹黑色的木化石,想起少女垂下的长发,他创作了《浴后等待》。他擅长在玛瑙硅化木上雕琢,曾在展览上获奖的《民族风貌》就是在玛瑙硅化木上塑造了一个维吾尔族人的头像。
付松林的木化石雕刻艺术是根据原材料的自然形态,因势造形、因才施艺,集中体现了它的自然美,而且由其自然性又导出了它的惟一性,木化石雕刻作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的体现,是人难以仿制的,所以他的收藏价值在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