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有美玉于斯”。镇平因玉而兴、因玉而名,玉文化产业是镇平县经济发展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生动范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打造千亿级玉文化特色产业集群战略。近年来,镇平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打造产业新生态”的工作思路,创新驱动玉文化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玉文化产业实现年产值260亿元,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均创增加值30亿元。近日,记者深入镇平探访其依托大品牌、大集群、大产业打造产业新高地的途径。
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于显乐都,既丽且康;金彩玉璞,随珠夜光。”《南都赋》是南阳在中华玉文化史中显赫地位的鲜明注脚。千百年时光流转,南阳人敬玉、爱玉、藏玉之风经久不衰。
进入新时代,这一传统产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使之成为富民和强县的新途径、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镇平通过整合资源、举办节会、培育品牌等措施,调优产业布局,筑牢发展基础,全面提高玉文化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玉文化产业已成为南阳的一张“金色名片”。
规模最“大”。玉雕加工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专业户近1.5万户,县内外从业人员达40万人。其中,玉雕加工群体占全国加工群体的7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大量的玉料、玉器、玉匠汇聚在这座因玉而华的城市,为玉产业要素整合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
项目建设筑牢产业根基
该项目总占地约1050亩,投资20亿余元,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集智能加工、精品展示、电商孵化、智慧物流、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玉石产业园区,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左右,税收1.8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
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镇平聘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进行总体策划,重点构建“一带六点”产业布局,完善32项基础建设类规划和38项服务配套类规划,筑牢玉产业发展基础。推进实施玉原石交易规范化建设工程、玉雕人才振兴工程、玉雕珠宝化培育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细化落实方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县以玉产业发展为核心,先后完成各类重点项目投资180亿元,有力支撑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园区规划六大功能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区、生态文化展示区、国际创意加工区、创意孵化产业区、品牌集聚加工区、宝石规模加工区等。
——
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玉雕大师创意园项目,按照“构建大师创作基地,营造大师作品展示、交流环境,展现江南园林景观,打造雕玉、赏玉、旅游于一体的镇平特色景区”的设计理念,如今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玉雕大师园已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玉乡美食街,建设集中西餐饮、夜市和全国著名的特色小吃为一体的玉乡美食街,目前国际玉城小吃街已经开业迎宾,成为品尝各类美食佳肴的理想场所……
通过一个个项目支撑,镇平形成了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项目集群和产业高地,提高了玉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
如何把玉文化产业打造得更有活力?镇平坚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生产力,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家人们,最后60秒,全网最低秒杀价,绝对物超所值……”近日,某短视频直播间里,85后的田征像往常一样和大家激情互动着,在灯光的照射下,琳琅满目的玉石显得格外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