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理石地面常见通病分类和说明
1、空 鼓
空鼓,用小铁锤轻击可以检查。根据《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中规定“凡单块板块边角局部空鼓,且每自然间(标准间)不超过总数的5%,可不计。”
2、开 裂
3、缺边掉角、板块断裂
4、泛 碱
5、接缝高低差较大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大理石面层接缝高低差允许偏差值为0.5mm,本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美观和使用效果。
6、纹路、色差大
天然大理石会存在颜色深浅的差别,有的大理石的纹路会有方向性,在施工时如果不注意颜色的排版和纹路的方向,则会出现有的板块纹路有横有竖,颜色有深有浅,影响美观效果。
7、观感度差
观感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除了上面讲的六点之外还包括三个方面:
2、缝格平直度较差,横竖缝宽度不一致,十字缝没有对齐。
二、大理石地面常见通病成因及预防措施
空 鼓
1、温度:
施工时温度低于5度,水泥砂浆没有完全硬化反应,导致水泥砂浆没有达到应有的强度。
预防措施:
施工时及养护期间要保证温度不能低于5度,气温低于5度施工时需要加防冻剂,加防冻剂一来成本高,二来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这里要注意,养护期间的温度保证很重要。
2、材料及配比方面:
水泥砂中的砂过细或者含泥量过多,或水泥参量太少。
预防措施:
材料及配比方面:水泥砂浆中砂,应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登记应在32.5级以上。
这里要注意,铺地面的砂不能过细,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是不能混用的。干硬性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是1:3,砂浆的干硬度以手捏成团不松散为宜,施工时注意对用水量的控制,当气温较高施工区域通风较好的时要适当加大用水量。
3、基层处理:
①、基层尘土、油污没有清理干净,导致结合层不牢固,或者结合层太薄厚度不够;
预防措施:
①、基层应该彻底处理干净,包括地面的浮土、灰尘、油污、落地灰等。
②、基层清理干净后一定要浇水湿润地面,最好施工前一天浇水浸泡,一来可以冲洗地面清扫不掉的灰土,二来可以防止扫浆后水泥浆里的水份过快被地面吸收导致水泥浆过早干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③、在大理石安装施工前,应先检查基层厚度的情况,对于基层厚度大于60cm的应预先浇筑混泥土垫层以防止下沉或空鼓。
4、施工工艺方面:
预防措施:
①、切忌扫浆后不能随扫随贴(扫浆的水灰比为0.5 左右)。
③、砂浆要搅拌均匀,铺贴前要先预铺,预铺时应注意砂浆铺设宽度应超过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宽度1/3 以上,并且砂浆厚度约高出水平标高3~4mm,砂浆要拍实、揉平、搓毛,这三道工序一道都不能少,切忌用砂浆遂铺随贴,正式铺贴时,将板块均匀轻击压实。
④、根据水泥的凝结特点,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5小时,实际上初凝时间在1~3h,而终凝为4~6小时。由此可知我们在拌制完砂浆之后,最好在1小时内全部用掉,以保证水泥的初凝时间。
5、养护方面:
开 裂
预防措施:
2、理石的天然缺陷。
一些大理石存在着较多的天然缺陷,象裂缝,砂眼,疏松,夹生等。这些缺陷如果事先没有较好的进行修复和弥补,那么一旦铺设到地面上受到潮湿和一些有害的污染后它会率先在有缺陷的部位发生病变和破坏并由此扩延,像银线米黄,金花米黄,啡网等。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缺边掉角,板块断裂
1、材料大板的品质差,工厂切割后就存在崩边缺角的质量问题,修补又不到位,包装不规范,车辆运输途中损坏。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①、大理石石质较娇嫩,因此在堆放和搬运过程中必须细心保护:大理石直立搬运边角着地时,要避免正面边角先着地或一角先着地,以防止正面棱角受损伤。
③、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在转运及施工中的堆放要符合规范,板材应按品种、规格,等级或工程料部位分别码放。板材直立码放时,应光面向外,倾斜度不大于15度,长度不大于1.2米,高度不大于1.2米,地面及墙面应用木方加垫。大理石一般不易采用平压放置。
预防措施:
①、切割大理石前,要先先画线,切割时要轻轻敲打划线要留l~1 5毫米余量,以备磨平磨光之用;大理石边角磨光时,要小心操作,要注意保护好大理石板的边角。加工大理石时,要铺上塑料垫、草垫或麻袋等加以保护,以防碰破面层。
预防措施:
泛 碱
预防措施:
2、现场施工时,由于板材断裂或者裁割,破坏了原有防护的整体性。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接缝高低差较大
1、板材加工后平整度差,施工后导致一块板出现三角平齐一角翘起或凹陷。
预防措施:
根据《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跟定,大理石地面面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mm;接缝高低差允许偏差为0.5mm。
板材细部的质量验收,很难在材料进场时逐块检查。施工前工人首先要对板材进行方正度,平整度的再次检测,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要剔出,不能拿到什么板材就直接施工。工长向班组交底时,要强调此问题。现场质量员,工长要勤于巡查,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工人施工时,检查工具不齐全,未严格按拉线对准,施工随意,不能做到随做随检查。
预防措施:
施工时采用试铺方法,浇浆时稍厚一些,板块正式落位后用水平尺骑缝搁置在相邻的板块上直到板面齐为止。
工人施工时,1米长水平尺,2米长的靠尺,5m长度以上的棉线必须要有,这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必要检查工具。现场施工时,工长和质检员要勤于检查,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切莫到最后造成一种已成事实,不便整改的地步。
检查的方法:
大理石地面平整度的检查除了用常规的靠尺外,还可用太阳灯斜照地面的方法检查,也可以利用
太阳光线来检查。
3、养护期限内上人,存放或移动重物致使地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
大理石地面铺贴完成后,在水泥砂浆完全硬化前,要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养护。所谓的维护就是,禁止上人及存放或移动重物,防止外力导致施工平整的地面下陷,造成板块高低起伏。严重的还会造成地面空鼓。
通常施工后2天内是绝对禁止行人通过的,这段时间项目要安排人员看守,或者做必要的封闭措施。
纹路、色差大
预防措施:
材料到场后首先对材料进行拆箱预铺验收,按照排版的编号排列,挑出花纹横竖突变不顺直,色泽深浅不均匀的板材。
2、现场工人施工时没有按照排版图编号按号施工。
预防措施:
3、现场成品保护不力,导致地面遭水仅浸泡,污染,引起的色差。
预防措施:
观感度差
预防措施:
2、缝格平直度施工较差,导致横竖缝宽度不一致,十字缝没有对齐。
预防措施:
在安装施工前,应先找好规矩,弹出水平通线和十字控制线及地面完成面线。铺贴前对大理石进行套方检查,规格尺寸如有偏差的应磨边修正。
项目尽量使用技能熟练的工人,对新生代工人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现场加强监督检查。
预防措施:
三、其他
在地面大理石排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单边有踢脚板的楼梯间在踢脚板在下料时要注意:我们在用CAD画图的时候,要注意踢脚板是在楼梯的左侧还是右侧,往往由于左右方向的颠倒,导致加工后踢脚板光面和背面方向弄反,不能施工。
在《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6.3.2中规定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的技术等级、光泽度,外观等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和《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JC205》的规定。
在《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JC79》4.4.3中规定: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结和修补后不影响板材的装饰质量和物理性能。
5.4.1中又规定:板材缺陷,将板材平放在地面上,距板材1.5m处明显可见的缺陷为有缺陷;距板材1.5m处不明显但在1m处可见的缺陷为无明显缺陷;距板材1m处看不见的缺陷视为无缺陷。
2、版面正面的外观缺陷的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裂纹长度不能超过10mm,却棱长度不超过8mm,宽度不超过1.5mm;却角长度不超过3mm,宽度不超过3mm;色斑面积不超过6平方厘米;砂眼直径不超过2mm.。
四、总结语
以上对大理石地面施工中常会遇到的一些质量通病以及一些质量控制的技术的总结。大理石地面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一般很难通过修复的方法解决,为了保证质量、效果,更多时候的解决办法就是返工更换。
而大理石的材料成本少则几百元一平方,多则上千元一平方,若是因为项目质量管控问题造成返工更换,则会对项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地面做结晶处理虽然能解决一些质量缺陷,但是工程甲方要是没有要求做,项目为了解决质量问题主动做结晶,那也将支出不小的一笔费用。
希望今日讲解对大家在大理石地面质量通病的认识上有所帮助,能够帮助大家在工程质量控制时,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