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繁盛之下隐忧已现,常山石产业高发展面临高代价:常年开采对生态造成的威胁、粗放式加工对环境的污染等“成长的代价”拷问着这片发展的热土。
生态的变革力量催生着新的发展空间。面对去或留的抉择,常山主动作为、重点突破、创新举措,借势借力走出一条“美环境、优产业、促共富”的多方共赢之路。
强攻坚,变“治标”为“治本”
连片成团的格桑、满庭馨香的栀子和冒着绿芽的三叶草……一改原先“灰头土脸”的模样,眼前的常山县芳村镇,呈现出一派山清水秀的新景象。
“以前家门口的路尘土飞扬、路面坑洼,现在环境大变样,心情都舒畅了。”对于常山县的生态发展之路,家住芳村镇芳村村的方志英感受很深,如今,他喜笑颜开地指着未来乡村门前的沥青公路,点赞党和政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生动现实。
在芳村镇,通过对6家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加工厂全面调查摸底,该主体所涉及的噪声、粉尘等环境违法行为被立案查处,处以20万元罚款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同时,攻坚小组多次上门对老厂房所在的6家主体进行动员,积极鼓励其分流搬迁、全域出清、腾出空间,从源头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盘活发展新空间。
多年“顽疾”,实现“药到病除”,当地群众对这一标志性整改成果频频“点赞”。
强整治,变“突击”为“长效”
然而,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不能靠各部门“单打独斗”,唯有多部门“联合作战”,进而凝聚合力、实现共赢。
据介绍,常山县在推进整改过程中,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主动发现机制,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等,落实“部门+属地”问题发现职责,实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再督办、常回顾的闭环管理。
强转型,变“厂区”为“景区”
近日,在芳村未来乡村芳油中心,游客们缓缓地走在传统木龙榨油坊游步道上,边拍照边欣赏古法榨油的独特魅力。
经历了产业重整、环境重生,芳村镇这座拥有拥有悠久的油茶栽培历史的小镇,如今正焕发着别样的风采。近年来,以全国首个“校地共建”芳村未来社区项目建设为契机,常山县一面强势推动区域
石材http://www.stonebuy.com/行业整治淘汰,一面将目光投向产文景游一体化的未来乡村建设。
腾换之间,常山县下足功夫。原先的老厂房经过整治,与芳村未来乡村建设接轨,变成了山区油茶共同富裕示范区新样本。
油榨一开,满城飘香。走近芳村未来乡村会客厅,“芳创”“芳油”“芳展”“芳馨”“芳邻”五大核心场景依次呈现,古榨技艺、公共服务、创业电商、邻里场景等产业业态焕发活力,一幅气势恢宏的共富画卷正在山野之间徐徐展开。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茶油传统榨油技艺,千年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芳村传统油茶坊负责人黄志旺介绍,芳村传统油茶坊是个综合产业园,整个油茶产业园覆盖全镇20个村,将全镇各地的油茶种植户变成“供货商”,以“基地+产业园+农户”的模式带动基地周边890余户农户专职从事油茶种植,带动农户增收60余万元。
据介绍,芳村未来乡村会客厅以“宋韵芳村、油茶原乡”为主题,依托平台化、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品牌化的经营思维,通过设计留存了乡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等多元价值,重点打造以油茶产业为主的农
产品http://www.stonebuy.com/sample/(6.010, 0.03, 0.50%)生产、销售、观光基地,业态融合加速推进,绿色产业蒸蒸日上,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如今,通往芳村镇的游览车络绎不绝,集加工、旅游、研学为一体的油茶综合体也成为该地别具特色的生态体。2021年,累计销售油茶3万斤,销售额180余万元;谋划组织乡村旅游研学、宋韵文化市集等活动,多次举办文化市集、乡愁体验周等大型活动,其中2021年国庆旅游黄金期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同比增长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