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依规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防止“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的错误倾向
近期,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明确指出要“深入挖潜存量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改造升级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21〕1464号),并配套发布《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强调要“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从技术角度来看,生产线能效水平与窑线规模也没有必然关系。按照当前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分析,水泥熟料生成热耗是化学反应所必须的;窑头窑尾废气以及产成品带走的热量,回转窑、冷却机、预热器、分解炉和三次风管等散热造成的热量损耗,主要与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生产线规模大小并不是决定因素。提高余热利用、原燃料替代等技术水平,提升生产管理能力均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
产品http://www.stonebuy.com/sample/能耗。
第五,小规模生产线在促进绿能、零碳示范项目的建设、应用、推广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水泥小规模生产线的合理分布有助于促进相关
企业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在风能、太阳能等绿能丰富地区开展“全绿能”、“零碳”等中小“碳中和”示范项目的探索、实践和建设,有利于从需求侧角度推动分布式绿能的推广、应用。
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有关部委关于节能降碳工作部署,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另一方面,在制定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时,要有的放矢,有效施策,既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特点、实际,更要以法律法规标准为准绳,坚持运用法治化、
市场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FuJian/QuanZhouShi.html化等综合手段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节能减污降碳的政策措施达到最优效果和预期目的。即便依法依规按照《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等现有法规、标准、政策,许多小规模生产线最终被淘汰,也是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实施的结果,既不能本末倒置,以规模大小划线,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等错误导向、做法,也不能保护落后的低效产能生产线,否则将影响国家“双碳”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和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