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装饰领域,伸缩缝是一个常见概念、常用设置。伸缩缝是为防止因热胀冷缩作用,使建筑或装饰材料产生裂纹而预留的缝隙。
1
地面的几种缝隙
地面上一般有这么几种缝隙,需要我们区分开来,并且做不同处理。
1、拼接缝
这就是最普通的缝隙,板材拼接处的缝隙。这种缝隙要做正常的切缝补胶处理。
2、伸缩缝
地面板材铺装时,一般8~15m左右要留一个伸缩缝,以应对冷热交替带来的材料膨胀和收缩。宽度一般要达到1~2cm。
但实际施工中,铺装的工人有可能不注意,把施工图纸上预留的伸缩缝按照常规铺装方法操作,留得很窄,起不到伸缩作用。
3、沉降缝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有些沉降缝是在建筑物外部的,但有些会出现在内部。内部的沉降缝,跟一般的缝隙差不多。但施工时一定要注意。
如果说,伸缩缝是应对的板材横向的热胀冷缩。那么沉降缝应对的就是整个建筑物不同部分的上下升降。沉降缝的修补,其实什么方法都不能算完美。因为这种缝隙实在是太不可控。
我们接下来重点介绍伸缩缝的处理。
外部沉降缝
2
伸缩缝填补的必要性
伸缩缝需要填补,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1、影响装饰效果
藏污纳垢
3
伸缩缝补胶的难点
由于伸缩缝这个位置功能很特殊,因此填补时对胶的选择,有很高的要求。
1、千万不要用硬胶
以云石胶为代表,硬胶干固后就不能压缩。而伸缩缝的功能,就是为了“能屈能伸”。用硬胶填补之后,在四季循环、冷热交替的情况下,伸缩缝却无法伸缩。强大的应力就能把整个区域的板材挤错位、变形,造成空鼓。
一旦形成空鼓,后续的各种问题就一发而不可收。所以,填补伸缩缝,千万不能用云石胶等硬胶。
如下图,地面已经被挤翘曲、变形。
翘曲、空鼓
2、软胶也有问题
硬胶不行,只能选软胶。但是软胶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硅酮胶和玻璃胶。
玻璃胶
4
伸缩缝处理有技巧
1、填补方法
鉴于伸缩缝的独特功能,我们填补时就一定要保留其伸缩的功能。在施工中,我们采用的是这种“三明治”一样的方法。
三明治填补法
①蓝色部分:泡沫条
填补深度:现场观察,填补深度以填完了之后,缝隙深度大概还剩下1厘米为准。将泡沫条裁好尺寸,进行填补即可。
装修用的泡沫条
②红色部分:硅酮胶
填补深度:以留1~2mm的缝隙深度为准,1mm为最佳。不能填满,因为还有第三部分。操作时,把硅酮胶直接注入到泡沫条上方,注意观察不要注满即可。
硅酮胶
③黄色部分:陶瓷胶
黄色部分,也就是最后的收尾部分,用陶瓷胶、或美缝胶填补最后的1~2mm。
所以,综合来看,用陶瓷胶、美缝胶作为最后的收尾材料最好的。
陶瓷胶、美缝胶都行
注:这种工艺曾在郑州会展中心使用过,效果良好。
郑州会展中心
2、重要的注意事项
除了材料的选择,伸缩缝的填补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①缝隙必须干净
填补前,需严格保证缝隙的干净、干燥。因为灰尘、脏污、水等物质都会影响胶的粘接度。而三明治方法,留给两层胶的厚度都不大。更容易因杂物而粘接不牢。
同时,为了防止补胶污染到板材的正面,要在缝隙两边贴上美纹纸。
操作技巧:用角磨机或切缝机+清缝片+吹风机,边清理,边把杂物吹走即可。吹风机在这里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
②补胶颜色如何定?
伸缩缝补胶颜色的选择,一看环境,二看需求。以白色地面为例,如果追求整体效果,就补白胶。如果周围的设计,有明显的界限,则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补成黑色或灰色的胶。
交界处补深色
5
总结
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伸缩缝用这种方法处理比较好。因为基础部分是软的,表面那1mm陶瓷胶,既能防水防污,又不会影响伸缩——这就让伸缩缝既有功能性,又有装饰性。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填补法,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或者更应该说,伸缩缝这个特殊的位置,什么样的填补法,也都不能做到一劳永逸。因为板材热胀冷缩带来的形变,实在是不好预测。定期检查,发现脱胶等现象,及时修补即可。
另外,沉降缝处的修补,也可以参考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