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来到林墩,找寻林墩的新模样——
复绿土地长出高价果
“拆除厂房,释放出土地,才能为转型打好基础。”在戴聪华看来,转型是必然的,但如何转?往哪里转?这慎之又慎。在多方考察本地资源优势后,林墩制定了“一、二、三产齐步发力”的转型模式,为建设蓝图画下新框架。
“一产”立足于缓坡地农业的发展。林墩在拆除厂区后的闲置土地上进行复垦,截至目前,已在园林、枋墩、林口宫等10个片区共400亩拆后土地上实现复耕复绿。
“林墩下设5个建制村,每个区域有各自的资源及地理优势。我们三产融合的划分也是立足本地基础。林溪村有丰厚的生态资源,我们以半月山温泉为中心,计划在周边引入旅游产业,挖掘旅游资源。美宫村则计划建设民营创业园,将工业资源更好地整合集聚,也发挥当地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在戴聪华看来,发展的第一步就是绘制好规划蓝图,只有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和发展优势,才能够在转型上少走弯路。如今,林墩的转型态势也已慢慢显现。
“石头村”变身“旅游村”
好在,林溪村半月山温泉景区发展已近成熟。在摘掉“石头村”名头后,林溪村探索出一条旅游产业的发展道路。
半月山内天然温泉水热气蒸腾。
“我们准备以半月山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打造全域旅游的村级样本。”林铭军告诉记者,得益于半月山温泉的品牌优势,村里准备通过“村级党委+公司”的模式,打造休闲游、文化游、养生游的精品路线,充分挖掘本地的自然资源以及文化内涵,让小村开出“旅游花”。
“这里的自然环境很优美,又是厦漳泉三地交界处,旅游可辐射的范围比较广,很适合周边城市的游客过来周末游。”山水畔项目负责人陈建宏说。
“山水畔”民宿,立于山水间,和自然和谐相处。
该项目以林溪村自然资源为依托,在山间水畔建起养生民宿。陈建宏将本村闲置的村居改造成为民宿,在留存当地文化印记的同时,创造新的场景。
今年,又有计划投资5亿元的恒源水世界、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林墩马术运动项目先后签约落户林墩,进一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开发投资建设热潮。
如今,原先的“石头村”已摇身一变成了“旅游村”,年接待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