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草原,近几年来,内蒙古充分依靠技术体系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以政企联合治理为抓手,以“敢于向百年老矿开刀的”魄力和自信,创建了一套适合区情、可持续发展、卓有成效的草原矿山修复模式。
只采不修 留下草原生态“毒疮”
专家表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存量既是我国千百年矿业开发的历史积累,也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不合理的结果。“煤矸石经过风化后漂浮起的粉尘含有多种重金属成分,如果落到植物的花叶上,会导致植物停止生长直至死亡,这是无声的环境杀手。”内蒙古生物技术研究院特聘工程师张志刚告诉记者。
矿产资源开发之后需要进行矿山修复,如果缺失了这一环节,不仅会产生对地表的破坏,而且会引起岩层的移动、矿井酸性排水、尾矿堆积、有害气体排放等污染现象,造成对地下水、空气、植被、牲畜的严重影响。科学家们将其称之为“毒疮”。
“草原生态是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类型之一,土壤一般只有几厘米厚,土壤下面就是细沙,植被根系很浅。这种先天的脆弱性决定了它极易被破坏,却极难被修复。”张志刚说。
矿山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科研院所有着深刻认识。“要结合实际探索科学有效的措施,完成好绿色矿山建设任务。”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部署全区绿色矿山治理工作时提出了核心要求。
量身定制 构建生态修复科学体系
10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作为这一重大专项的主要负责人,白中科详细介绍了如何为内蒙古量身打造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集成。
“根据新时期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要求,我们从更具体的目标设定、更精准的过程管控、更先进的技术筛选、更适用的标准建设,研制出对内蒙古煤矿区‘宏观层面可指导、中观层面可控制、微观层面可操作’的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主要是围绕内蒙古草原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特点和难点,通过“评价、筛选、分离、剔除、验证”等环节,加强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拓展矿区生态大数据平台,最终优化组装出先进适用的本土化、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模式。
“这一重大专项从启动实施、方案论证到中期检查、后期验收,都将参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管理办法和模式。该重大专项的实施,不仅能为北疆生态环境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而且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批矿山修复技术、标准和模式,在全区、甚至在其他省市进行推广和示范。”内蒙古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宝伟君告诉记者。
他表示,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已经在多个生态严重受损的矿区进行了成功修复,成效十分显著。也正因如此,内蒙古的草原矿山生态修复才引起了
中国http://www.stonebuy.com地质大学科研团队的注意,并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技术支持。
创新引领 打造全新生态修复样板
地处我国东北的内蒙古扎赉诺尔煤矿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开采历史,最终形成了一个面积约500公顷的矿坑。矿坑周边堆砌成多个排土场,总占地面积达到1276公顷,当地老百姓一直叫它“人造天坑”。
据介绍,2016年,煤矿所在地满洲里市政府决定对这一露天煤矿进行关停。2017年,满洲里市政府与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就扎赉诺尔矿山生态修复问题达成合作协议,以蒙草式矿山生态修复实现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绿色闭矿。
蒙草生态集团先后派出矿山、土壤、大数据、耐寒植物等专业科研团队,采集矿区及周边区域水、土、气、动植物、微生物等万余种自然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建立起蒙草生态大数据库,对该区域情况做出了正确的数据分析。
同时,蒙草生态集团技术团队围绕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生态恢复的关键问题,通过现场测绘、数值模拟、评估规划设计等技术措施,对露天矿闭坑的边坡稳定、场地平整修复和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把脉论证。
经过一年多的生态修复,在原有一年生杂类草的基础上,向禾本科、豆科等多年生的优良牧草植物品种转变。目前已实现覆绿面积460万平方米,植物种类已由最初的10多种增加到70多种。原来裸露的土地植被覆盖度恢复到近90%以上,植被覆盖度及草产量得以显著提高。
经过生态修复后的露天矿区,局部的小气候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已有多种飞鸟、昆虫、动物重新“落户”繁育,逐步形成稳定、适应的生态群落。治理后的扎赉诺尔矿山一片绿意盎然。
“蒙草式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是依托蒙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导航,提供从规划设计、
产品http://www.stonebuy.com/sample/技术研发、植物配比、工程施工等系统性矿山修复及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我们针对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深入调研和数据检测,按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设计。之后再配以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体系,采用矿山、边坡生态修复集成技术,最终有效治理因矿产开采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滑坡、植被退化等一系列问题。”内蒙古蒙草生态集团执行总裁高俊刚说。
他表示,本次“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启动实施,真正实现了政企联合、科研助力、政产学研用的创新模式。项目已经制定出实操性强、针对性强的技术路线图,将打造出内蒙古草原矿区生态修复的示范样板,并将这一先进经验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