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粉清洁大理石家具的简要方...

纹理温婉的绿玉石纹理温婉的绿...

南安水头 从“世界石都”向“设...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展会讯息| 石材百科| 石材双译| 建材市场| 石材术语| 石材协会| 报刊书籍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闻中心 > 石业新闻 > 正文

走出中国的石节子村——公共艺术创作营文献展开幕

[ 发布日期:2017/7/18 9:15:01 ] 浏览人数: 2439
  “乡村密码——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石节子村公共艺术创作营”活动,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西安美术学院主办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是一次全国美术院校大学生公共艺术创作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次艺术介入乡村生活,将当代艺术精神根植于生活当中的有益尝试。本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于2017年5月3日至5月18日在石节子村举行“石节子村现场创作与展览”; 7月10日至7月25日在西安当代美术馆举行“石节子村创作营文献展”。

  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有着深厚的乡村基础,乡村文化影响和改变着社会进程。随着城镇化进程,乡村的生存范围在不断地缩小,古香古色的乡村面貌在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她正不断地、持续地引起着人们的“乡愁”情结。乡村美感所散发出来的纯朴性和亲切感是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这种真切的感受放大落地,让这种文脉传承在这片传统文化的“自留地”上与现代城市主流文化进行碰撞、融合和发酵,将是艺术介入乡村生活所关注的重要部分。以艺术的形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使艺术融入生活,关注“乡情”、留住“乡愁”,是本次活动的主要意义。

  社会实践课程是美术学院的重要课程,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和接口。大学生深入农村生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好的乡村,真切体会传统文化保护和现代化城镇建设之间的传承与矛盾,从而引发思考,促进艺术创作内涵的提升。

  我们带着课题走进乡村,从农村的发展变化中,去感受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我们从旁观者变成深入到其中的一员,与村民一起生活,一起创作艺术作品,从村民们最熟悉的大自然入手,并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深入挖掘地方乡土文化特色,通过现场艺术创作展现乡村艺术魅力,提升乡村精神内涵和品质。村民们在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逐渐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增强了自信心,并给他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追求。艺术不过是生活的另一面,在艺术和生活的相互观照中,我们追寻着生存的意义,这正是当代艺术的精神所在,特别是在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的农村,建立村民的审美自信,是呼唤文化自觉性的基础。从艺术出发,以“社会写生”的概念去追寻艺术与生活的意义,寻找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的“乡村密码”;从乡村出发,去思考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一个当代艺术家的人文情怀。

  在为期15天的创作营中,来自全国美术院校的青年艺术家在甘肃省秦安县石节子村收获了创作成果,他们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用奇妙的艺术语言在最古朴的乡村,与村民共同创作了22件(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来自全国各地着名雕塑家的33件雕塑作品一起给石节子村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

  本次“文献展”对石节子村公共艺术创作营活动意义及现场文献进行了归纳梳理,还原了石节子村部分生活场景及创作营作品,并邀请石节子村村民参观西安市城市文化建设,出席西安当代美术馆展览开幕式和研讨会,希望以城乡对话的方式,引起大家对艺术介入乡村生活的热情关注。

  从人们最熟悉的大自然及日常生活入手,是理解艺术的重要渠道。

评论区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