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17/4/26 12:02:08 ] 浏览人数: 2877
我们从水分侵入的路径着手,在施工之前对“泛碱”加以预防,从源头消除“泛碱”。
外部原因:由于材料具有一定渗透性,水分渗透材料内部后,将可溶性物质溶解。材料干燥时,水分由内向外发生迁移,将可溶性物质携带到材料表面,随着表面水分蒸发,白色可溶性物质留在表面,即产生泛碱现象。
3、水泥砂浆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密实粘贴,减少CaOH2、盐类等析出,减少水分渗透。
4、做好防水层,减少水的侵入。优先采用混凝土墙或石墙做挡土墙,内侧做防水处理,在墙内高于地面处设防潮层,墙上预留泄水口,同时做防渗处理。
4、结构层应预先做好防水层,粘结贴面的水泥砂浆需进行特殊处理,添加防水剂,在施工工艺上严格要求,尽量密实铺贴;
具体手段如下:
1、水池、水池立面底铺设如为200*200*20厚的材料,在施工中选择600*600*20的材料进行铺设,中间切假缝处理,尽量减少水池立面缝隙的数量,最大限度的减少泛碱的可能性;
3、压顶钢板与垂直施工缝的钢板用玻璃胶粘结,具体施工中根据具体的尺寸进行定位,使横竖钢板错位但又能紧密靠接,两块钢板之间用玻璃胶粘结,防止因钢板交接之间出现缝隙而引起泛碱;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5、粘结砂浆材料尽量避免海沙的使用;
泛碱的处理方式:
1、尽快对墙体、板缝、板面进行防水处理,防止水分继续入侵,最大限度的控制泛碱的继续扩展;
3、处理效果不理想,放水干燥后用环氧聚氨酯底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