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石材展今日开幕 客商总数超...

砂岩和洞石幕墙板材的选用要十...

[贸易术语]—税务术语释义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展会讯息| 石材百科| 石材双译| 建材市场| 石材术语| 石材协会| 报刊书籍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闻中心 > 操作工艺 > 正文

浅谈毛南族石雕工艺

[ 发布日期:2014/7/31 8:48:16 ] 浏览人数: 3113
  毛南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怀抱,与山中的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住的干栏楼,底层的干栏柱下半截是石柱;由院子进入楼内的台阶是石条;干栏楼的 房基和山墙是整齐的石块;甚至门坎、晒台、牛栏、猪 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为了美观,他们在石制用品上都雕有花鸟虫鱼等图案。这些东西在市场http://www.stonebuy.com/enterprise/FuJian/QuanZhouShi.html上出售一般都很抢手。

  石雕艺术的水平,主要表现在石墓的雕饰上。在毛南族地区的凤凰山有个古墓群。这里的石墓柱擎着重檐石楼阁,上刻武士扬鞭催马、姜太公柳荫垂钓、儒生窗前著书,以及雷王、水神等形象。墓柱上是浮雕的蛟龙 盘绕,柱础上有花卉动物装饰。墓顶有石雕的大仙葫芦、太阳、云水、麒麟等,有的高达4~5米,仿佛是给 活人建的宅第。两墓柱之间靠里,是巨形墓碑,碑两侧 刻有大幅挽联,联边雕刻着凤凰、画眉、仙鹤、蝙蝠、游鱼、梅花鹿、仙桃、苍松、水仙、大象等栩栩如生的 图案,以象征吉祥、长寿、宝贵、有余、厚禄、清廉等祝愿和赞颂。

  毛南族石匠艺人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用心琢磨,反对粗制滥造,图快省工。老师傅们要求徒弟每天凿下的石粉末不得多于一牛眼杯,否则所出的活不能列为工艺品,可见毛南族石雕工艺品的精美细腻。

  毛南族人口为71968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山区,及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使用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长期和汉族、壮族人交往,所以绝大多数毛南族人都通汉语和壮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毛南族人信仰道教。传说毛南族的祖先是元明两代从山东、湖南、福建http://www.zongyi.com.cn/等地迁到广西的。早在11世纪汉文典籍中就出现了毛难的称呼,是沿用地名而约定俗成的族名,先后还有“茆滩”、“茅滩”、“茅难”、“冒南”等称谓。毛南族人自称为“阿南”,其意为“这个地方的人”。新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成立后,定族名为毛难,1986年6月,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改称为毛南族。毛南族人勇敢顽强、不畏艰辛、富于进取,不论生活的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到学校学习,因此其教育和文化水平都较高,有一支数量可观的本民族的知识分子队伍。毛南族地区有三宝: 甜薯、菜牛、花竹帽。毛南族人已有500多年饲养菜牛的历史,有“菜牛之乡”的美称。此外毛南族人还善长竹编、石雕、木雕等工艺制作。

评论区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