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首届寿山田黄石展暨工艺美术大师石雕作品展上,一组巧夺天工的寿山石石雕作品格外吸引眼球,这些精品皆出自同一位石雕艺术大师之手,这位大师就是来自福州鼓山镇的潘振铿。
“寿山出宝石,鼓山出雕工。”潘振铿平淡地说,他没有以石雕艺术大师自诩,而是将自己划入石雕工匠的行列。众所周知,位于福州市北郊寿山地区出产的寿山石,是印章石料中的精品,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而距寿山10公里之外的鼓山镇,则是远近闻名的雕刻之乡,尤其以石雕和木雕闻名海内外。潘振铿是土生土长的鼓山人,从小就浸洇在雕刻工艺之中。www.stonebuy.com
在潘振铿童年的见识中,搞雕刻就是一门能混口饭吃的手工艺,和艺术没有多大关系。尽管父辈人从七八岁时就把他往这个行当里逼,他还是固执地进了工厂。可是,当工人没干几年,工厂不景气就把他逼回了这个行当。27岁那年,走出工厂的他拜师于比他大两岁的师傅刘德训,专攻古兽、人物和薄雕。www.stonebuy.com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藏品。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所谓的“因材施艺”,因此寿山石雕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潘振铿重回石雕这个行当后,潜心钻研,日渐形成了集圆润、巧色于一体的个人风格。“一块好石头到手,品量好多天也不敢下刀,生怕毁了这件宝贝。”
所有的艺术都来自心性,潘振铿用心品读石头、感受石头,不禁油然生发出与石头浑然天成的构思来,使得他摆脱了石雕工匠的身份,逐步进入到石雕工艺大师的行列。他的寿山石雕不仅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藏品,还登上了艺术的殿堂,获得了众多的殊荣。他的寿山石雕作品,先后获得了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中国http://www.stonebuy.com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金奖;去年,由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收藏家协会等部门联合发起的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收藏家喜爱的艺术大师和精英评选活动中,潘振铿被授予中国http://www.stonebuy.com收藏家最喜爱的石雕艺术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