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对和平区文物管理所向南市拆迁地区征集文物,市民马先生捐赠5个磨盘一事进行了报道。昨日,北辰区铁东路附近某建筑工地的工人给本报打来电话,称工地里挖出一个花岗岩磨碾,可以和不久前市民马先生捐赠的磨盘相匹配。考古专业人士对建筑工人越来越强的文物保护意识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
这个花岗岩磨碾呈圆柱体,表面光滑,两端各有一个方形孔。经测量,磨碾直径50厘米,高75厘米,重量超过300公斤。
一位工人称,由于铁东路南仓路大桥施工,需要对附近的一个大坑进行填埋。几天前,工人从附近挖来泥土和碎石填埋大坑。昨日,一名老工人经过填埋的大坑时,发现坑内的一块大石头与众不同,大石头呈圆柱形,表面较平整。大家立即用清水对这块大石头进行冲洗,结果发现大石头竟然是一个完整的磨碾。由于尚不知道磨碾的制造年代、是否属于文物,工人们便将磨碾保存起来,还派专人看护。大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磨碾进行鉴定。
市文物局考古队的盛部长首先肯定了建筑工地工人们的做法,他表示,天津建筑工人的素质越来越高,保护文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盛部长说,随着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多,施工作业中常会挖出一些不明物件,如瓷碗、铁器、兽骨等,其中不乏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盛部长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工人们的提醒工作,在发现可能是文物的物件时,应第一时间加以保护,积极联系属地文物部门,不要随意破坏这些东西或变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