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浮石材产业发展战略研...

大理石波打线该如何运用?

在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中,为什...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展会讯息| 石材百科| 石材双译| 建材市场| 石材术语| 石材协会| 报刊书籍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闻中心 > 石材相关 > 正文

首次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 发布日期:2007/5/17 9:22:32 ] 浏览人数: 3353
首次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15日,全国首次城市生态墓地建设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殡葬管理及公墓管理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全国各地关于生态墓地建设经验的交流,探讨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更好的推广生态墓地建设,推动绿色殡葬,以达到节约集约土地的目的。

      墓地的建设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消耗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会议提供的数据显示,每200座墓就要占用1亩土地,我国每年最少修建2000万座墓,至少要占用10万亩土地,这还不包括墓穴的绿化、办公和公共设施占地及较为普遍的超标准修建墓穴的现象,同时,我国墓地年均损耗建筑材料1100万立方,其中天然石材http://www.stonebuy.com/等不可再生资源占到了50%以上。

      所以,倡导生态公墓是公墓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因为生态公墓可以通过平衡、协调群众安葬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同需求,达到公墓与环境的自然融合。所谓生态公墓,是指那些符合国家公墓建设规范,并具有明确生态保护目标和手段的公墓,它与土葬火葬等传统丧葬方式不同,而是针对所用场地和周边环境等地域特点,以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为重点,借鉴公园的设计和建造理念。 www.stonebuy.com 中国http://www.stonebuy.com石材http://www.stonebuy.com/

      会上介绍了被誉为全国唯一一座纯生态墓地的青岛福宁园公墓的做法,在建设中借助山势、坡地、谷地的自然高差,选配不同树种进行补势造景,构成园区不同季节的色差变化,成为一座墓区园林化、葬式多样化、造型艺术化、环保生态化,融园林、人文景观和丧葬为一体的纪念性园林公墓。福宁园公墓的一些葬区就采用骨灰植树的树葬方式,既节省了土地,又绿化了荒山,而且让常青树成了逝者生命的延续和象征,花葬和草坪葬同样如此。

      目前,业内对生态墓地的看法仍存在分歧。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负责人在交流中认为,关于生态墓地看法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保留墓碑、是否允许有地下工程等葬式葬法的实现形式方面,这些分歧源于对环保标准的理解不同,但对生态墓地的环保意义都是认可的。

      广西桂林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认为,生态公墓的建设应该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进行科学布局,同时可以通过制订行业标准引导生态公墓的发展方向。

      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董玉增在介绍青岛殡葬改革的做法时表示,发展绿色殡葬,最终是不保留骨灰,对于有条件的沿海省市还可以举行海葬。他介绍说,青岛平均每年举办三次以上的骨灰撒海仪式,2005年一年,在实施城中村改造、旧公墓搬迁过程中,就有400多具骨灰撒入大海,目前共撒海骨灰3500多具,实现节约土地20亩,而且海葬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接受。

      与会代表达成的共识是,建设生态墓地,走节约集约土地的道路,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生态墓地建设作为新一轮殡葬改革的重头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评论区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