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随着常山土法生产石灰最后产物—181孔小石灰立窑全部拆除,标志着常山在浙江省第一个全面告别土法生产石灰。
素有“石头县”之称的常山小石灰烧制已有300余年历史,石灰产量占全浙江省44%。此前,自2003年12月以来,常山已先期关闭石灰钙棚、石料破碎和石灰筛场、小矿山等300余个,减少产值上亿元。
“小石灰立窑是钱江源头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常山县环保局局长王全介绍,该县一年因此所排放的二氧化硫有2.4万吨、固体废渣60万吨、粉尘1.5万吨,侵占土地300亩。小石灰生产较集中的辉埠、东鲁、宋畈等乡镇,环境不断恶化,天空煤烟、粉尘漂浮,一些废渣经雨水冲刷进入农田,致使农作物减产、绝收,还影响钱江下游水质,使下游群众深受其害。
关停小石灰立窑,为该县环保型石灰业发展腾出了空间。“今年上半年我就关停了小立窑,投资500万元上马了一条氢氧化钙生产线。这不,前两天刚和杭州一家公司签了1万吨氢氧化钙合同。”辉埠镇大埂村胡建伟相告,和原来用石煤的小立窑相比,采用无烟煤的新型立窑废渣没了,二氧化硫排量只有原先的3%,吨价从120元提高到现在的500元。
“全县今年已批了18家环保型石灰立窑,今后可发展冶金石灰、化工石灰等。”王全说,这不仅提升了产业档次,还使石灰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